3月22日上午,中南大学计算机学院“我的中南故事”青年宣讲大赛在信息楼525会议室举行。计算机学院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副主任谭汉松、院团委书记陈司宇、院宣传专干赵赫出席活动并担任现场评委,活动由院团委宣传部吴宗翰主持。

首先,陈司宇老师在活动开始前指出,青年宣讲是传承中南精神的重要载体,应以“小故事”诠释“大情怀”。随后9组选手围绕“我的中南故事”主题,通过情景剧、朗诵等形式展开宣讲。卢慧兰以支教日记为主线,配合纪实视频展现教育帮扶初心;马昊元团队通过“时空对话”展现计算机学科六十年技术传承;王敬博以李敏院长科研育人故事为蓝本,诠释“代码与生命”的使命担当。各组选手融合校史校训、个人成长,生动呈现中南人的精神图谱。


在点评环节,赵赫老师从表达技巧层面提出建议:“故事讲述需要增强场景沉浸感,如支教日记可加入具体的课堂互动细节;情感传递要注重语气变化,马昊元团队诗朗诵中的情绪递进值得大家借鉴。”

陈司宇老师着重强调了舞台表现力的重要性:“脱稿讲述、眼神交流、肢体语言都是加分项,希望同学们将宣讲历练转化为未来发展的核心竞争力。”

谭汉松老师逐一点评各组表现:“卢慧兰的支教故事贵在真实,若增加具体教学场景的细节描写,能让情感更具穿透力;高文墨团队的朗诵气势恢宏,应在历史叙事中嵌入更多当代学子的奋斗故事,形成时空呼应;丁雨辰的团支书成长故事清晰展现了团日活动创新,将团务工作与‘经世致用’精神相结合,彰显了中南学子服务集体的实践品格。”

本次大赛以“个人叙事+校史传承+学科特色”的立体表达方式,生动诠释了中南学子“知行合一、经世致用”的精神传承。从矿石识别代码到AI医疗系统,从团务工作者到科研探索者,选手们以中南故事为笔,书写新时代青年的责任与担当,展现出勇攀学术高峰、投身社会实践的青春风采。

作者:曹雨佳、高羽彤
摄影:曹雨佳
一审:陈司宇
二审:师雷宏
三审:王新辉